top of page
郭達年3.png

編輯室社運私藏

這裡是編輯室關於社運議題的私藏文章,它們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寶貴思想資源和歷史資源。
我們已經完成各位讀者看到的關於五四歷史的爬梳,以及關於佳士、反修例運動和在台陸生運動的專題。這些運動在當下的困頓、逼仄環境中已經落幕,但並不會消失在歷史與思想之中。
我們希望可以持續更新這一社運私藏專題。星火遍地——in solidarity。

Yashae配圖.png

「反送中」專題I:低語與行動
反送中/大運動中的左翼聲影

專題主要由對香港左翼朋友的訪談組成。這些朋友大都是一線的社會運動者,來自無政府主義團體、勞工NGO、工會組織、基層社區組織等多個領域,也有一線運動個體戶和左翼論述者。希望這些訪談可以給午夜夢迴時焦灼、躊躇的左翼朋友們,看到其他同路人的疑惑和反思,更重要的是看到參與在運動中的左翼朋友的一些突破和打開決口的嘗試。

貿易戰配圖.png

「反送中」專題II:
關於政治罷工,我們想知道什麼

有別於經濟罷工,政治罷工談判的對象是政府,針對的是政府的施政。不少市民都要求:撤回《逃犯條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收回 6.12 暴動定性;撤銷對示威者的起訴;實行雙普選。(無意代表任何人,如要提出質疑,請支持就以上訴求進行公投。)政府對和平的表達手法置若罔聞,甚至將責任推向警隊,期望暴打市民、濫捕濫告就能解決問題。市民無可奈何地將行動升級,以罷工,以至罷市及罷買向政府施壓。

警察的起源2.png

「反送中」專題III:
國際連結、警察暴力

這個稿組的問題意識大概是兩個。第一個是關於國際連結的。國際連結之於這個運動的重要性,在很早就被反覆的討論。最明顯的莫過於網民籌款,在世界各地大報紙登報宣傳運動。然而,這種國際連結背後對國際的想像是什麼呢?當中的張力又是什麼呢?譬如,我們在台灣場次的討論中,就發現台灣的某些民眾會因為看到反送中運動中的英國旗和美國旗而感到不安,因為台灣也有被殖民的歷史,他們對殖民主義的警惕會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支持香港的朋友。同理,在G20峰會時,香港民眾到日本及美國大使館要求G20各國向中國施壓,要求大國們關注香港的暴力問題時,指向的似乎是要與G20各大國結盟,那日本反對G20的朋友們,或許就會感到躊躇不前——到底香港的民眾是朋友呢?還是敵人呢?

佳士專題.jpg

佳士工學運動 x 中港台左翼迴響

佳士運動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罕有的以共產主義為想象的工人-學生連結運動。然而,批評的聲音自2018年夏天運動起始不久後便在,最近因為官方的新一波打壓,對於佳士運動的批評再次集中湧現。「懷火」作為立足當下關注中國大陸歷史、現實及左翼實踐的平台,希望為觀察、分析佳士運動提供具思想濃度的對話平台。我們整理了半年多來來自大陸馬列毛派、托派及港台左統派的批評觀點,邀集幾位大陸、香港及台灣左翼思考者、實踐者對這些批評進行集中回應,從多方理論視角、實踐位置呈現當前階段對於佳士運動的反思。我們亦期待更多讀者來稿回應,展開進一步討論。

IMG_4747_edited.jpg

五四一百週年 x 當下思考與運動

在五四運動一百週年之際,「懷火」中港兩地青年作者在重新閱讀五四歷史、思想史研究的基礎上,立足於當下的思考與社會運動,通過回看五四來重思中國大陸政治、社會、文化與精神現狀。我們試圖把五四從官方宣講、歷史教科書和純思想史與歷史論辯中「拯救」出來,讓更多讀書從五四的不同面向獲得對當下的啟發。

陸生聲明.png

Stop the Wall: 陸生在2020

在新自由主義壟斷結構下,因為跨境流動的軌跡與壁壘,產生出越來越多的非公民。在各國內部,人權被收束和化約為公民權,公民與非公民的邊界對非公民執行著權利、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排除。在COVID-19爆發後,台灣政府先禁止了陸生、港澳籍及無居留證的其他國籍境外生返台就學,後規定可入境的境外生一律得在防疫旅館進行檢疫;在後續邊境管制逐漸放鬆時,先是開放無居留權卻「有用」的商務旅客、外籍勞工等入境,後開放被認定為「中低風險」國家境外生返台,最後才是陸生。在整個境外生返台進程中,台灣社會的不同行動者──國家、政客、資本家和本國公民──對境外生的排拒,以不同方式顯現了新自由主義構造下對生產與再生產的調動,及對非公民的治理方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