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Reignite

「反送中」專題III:國際連結、警察暴力——序言



對「低語與行動:反送中/大運動中的左翼聲影」系列訪談的反思


這個月懷火小編有點懶於做稿,除了是因為街頭抗爭的火焰越發高漲,要小編們安安定定地坐在家中做稿實在有違血性以外,我們也發現隨著運動的發展到另一階段,第一組稿件的許多問題意識是需要修正及延伸的。


首先,隨著警察暴力越發明顯,反送中運動的重心已經從反對《逃犯條例》轉移到反對警察暴力。我們許多在六、七月做的訪問,主要都是針對對《逃犯條例》的討論,現在看起來已經有一點不合時宜。我們認為,需要更多跟進的訪談才適合在運動當下閱讀,與運動碰撞出有機的關係。在此先和諸位期待著我們發稿的被訪者及讀者致歉。


此外,隨著抗爭者的自我學習與進步,小編們發現許多早期出現的組織問題都被克服了。我們六、七月的訪問,很多都記錄了香港泛左社運圈對這種完全自發的的組織型態的不同態度,從懷疑到擁護、從拒絕到提醒都有。到了七、八月,小編們觀察到很多我們談到的懷疑與提醒,民眾自己本身都開始有所察覺,而且也樂於自我修正。譬如S在六月份訪談中提到的前線抗爭者拒絕任何溝通及前後線節奏不一所帶來的問題,在小編七、八月對前線的觀察中,發現已被相當程度的解決了。現在的前線,大家更加願意與陌生人交流戰略、逃生路線,在多次的城市游擊中,行動的節奏與模式也大致被磨合出來了。事實證明,「完全自發」的這種組織模式似乎是可以走向自我修補及自我優化的。而以行動效率及力度為準則的話,「完全自發」這種組織模式算是非常成熟,而且還在自我完善中。因此,很多六、七月間的訪談中的批評和提醒,現在看起來可以功成身退。因此,我們選擇了暫緩出版上述這個方向的訪問。


「策略糾結+唯行動」的身體感與精神狀態


在摸索著新的運動狀態之時,懷火的小編們決定推出新的專輯。「關於政治罷工,我們想知道什麼」比較是八月份因應罷工而生的專輯,運動性強,也深深展現了懷火小編們對運動的取態及介入運動的決心,但未必如之前的專輯那樣有批判性。隨著罷工集會醞釀出各區街頭抗爭升溫,小編們也曾經站在三岔路口之中——到底要衝去講警察暴力好呢?還是繼續講罷工好呢?眼看三十五萬的罷工數字似乎還有升級的空間,但回應警察暴力的想法又是如此迫切,如何將兩者結合,結合時是否會犧牲掉某種感知(最簡單的說法是,我都想要拋下一切去打游擊了,只是說罷工似乎已經不能涵蓋我的憤怒)?要知道,千多發的催淚彈、無警示開槍、無差別打人、官商鄉黑一體、廝殺列車、黑衣臥底、爆眼、浮屍疑雲等,這些帶來的情緒都是即時的,所要求行動也是即時的。講罷工還是講警暴,做稿似乎沒有行動吸引。小編們似乎隱約萌生了迴避文字討論的念頭,結果就是完全投入了一種街頭抗爭的時間性與身體感,每天在追看新聞、外出、維持低度生活的節奏當中。不穿裙子、不化妝、口罩跟身、去迪卡儂買袖套,背後不只是一種心情,更多的是一種身體感的塑造與精神狀態的訓練。八月份,懷火暫時停工了。小編進入了沒有累只有更累的反覆自我轟炸循環之中。直到最近參與了台港的反送中交流,才慢慢發現了這種「唯行動」的生活節奏及身心感所遮蔽的思考空間。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因而有了這個新的專輯發生。


爲什麼談國際連結?爲什麼談警察暴力?


我知道,運動還在進行中,看長文或者不合心情與精神的時宜,但有些事情還是值得思考,或許我們在一邊跑著迴避催淚彈的同時,一邊還是可以想想看,到底運動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出路,以及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這個稿組的問題意識大概是兩個。第一個是關於國際連結的。國際連結之於這個運動的重要性,在很早就被反覆的討論。最明顯的莫過於網民籌款,在世界各地大報紙登報宣傳運動。然而,這種國際連結背後對國際的想像是什麼呢?當中的張力又是什麼呢?譬如,我們在台灣場次的討論中,就發現台灣的某些民眾會因為看到反送中運動中的英國旗和美國旗而感到不安,因為台灣也有被殖民的歷史,他們對殖民主義的警惕會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支持香港的朋友。同理,在G20峰會時,香港民眾到日本及美國大使館要求G20各國向中國施壓,要求大國們關注香港的暴力問題時,指向的似乎是要與G20各大國結盟,那日本反對G20的朋友們,或許就會感到躊躇不前——到底香港的民眾是朋友呢?還是敵人呢?


同樣,9月8日,為了推動美國政府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出現了大型集會,集會的主調也不是以「施壓」的口吻對待美國兩黨,而是出現了高唱美國國歌、揮動美國國旗的場面,美國一些本來支持香港抗爭的行動者因此也感覺陷入了兩難:到底香港人所想像的國際連結,是與當權者的連結,還是橫向的人民連結?而當「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成為了新的運動口號,配合佩佩蛙塗鴉與香港最近討論《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的熱潮,許多國際主義行動者的心頭大哉問是:我們所支持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到底是質疑警察暴力與威權的運動,還是一個準右翼運動?


小編認為目前為運動定性言之過早——僅管這不代表我們否認運動中是有這樣的趨勢。但作為一個全民運動,而且又並非座落在西方的歷史脈絡下的運動,如何評估運動的激進性與危險性或許是需要被仔細討論的。因此,我們這個專輯中會集中討論一些被遺忘的國際連結的歷史與可能,同時也會刊登國際友人對運動的疑問及他們對港式國際連結的提醒與建議。


第二個關於這個專輯的問題意識是在於探討「警察暴力」的本質。警察今日何以無法無天?是外力介入導致的腐化,還是警察本質的矛盾?幻想要求警察守法,希望法律得以約束警察權力又是否可行?法律與警權之間的親緣關係為何?當法律系統實際上是由暴力所維持,警察是法律中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群體(所以警察有催淚彈,你沒有),目前大家看到的警察血腥暴力的情境可否成為對法治,以至於法律體系公正無私的說法的最大詰問?以至於揭露出法律系統的嗜血本質?在這種情況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如果得以成立,其契機為何?又會有什麼瓶頸?這個問題可以情緒化地談,也可以哲學地談,也可以具體地談。眼看全世界的警察暴力(aka國際機器的暴力)短期內不會有終結,但願這個專題可以不只是關於反送中,也可以滋養所有同被國家權力碾壓的反抗力量。


最後,本專題得以成事,還是多得中、港、台、日、美等多地朋友的知性貢獻,寄望懷火不只是一個講運動的媒體,也是一個運動的媒體,此專題也是我們在國際主義串連上的一次以身為度與鍛鍊。


專題內容

  • 訪談塩田潤:社會運動間的連結與距離

  • 訪談李俊峰:從G20行動說起,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連結?

  • 訪談潘毅: 連結、獨立而不孤獨,為長遠的民主運動做好準備

  • 警察的起源(譯稿)

  • 美國為什麼會支持反送中運動?——美國朋友對港人揮動星條旗的想法

  • 島嶼的尊嚴與力量:濟州島與香港的抗爭對話

  • 矛盾大對決:美國左翼對談舉美國旗的反送中示威者

  • 分裂的天神/神仙打架——給香港的一封信

  • 江汀村:白霧黑瞳的夜晚

  • 紀念Gureombi(䃓澰泌):濟州島反海軍基地運動之視覺筆記

 

文|Jin & 編輯部

圖|Trim

日期|2019年9月10日寫作,9月26日更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